宝宝出牙护理VS出牙不适

宝宝出牙怎么护理,宝宝护理,新生宝宝护理,宝宝发烧怎么护理,妈妈宝宝护理大全 阅读5,758次

宝宝牙齿长得好坏不仅关系到面部的美观,也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,因此,爸爸妈妈掌握一些宝宝出牙时的护理知识很有必要。

宝宝一般4~10个月时开始出牙。第一批牙齿称为乳牙,共20颗。最先萌出的乳牙为下面中间的一对门牙,然后是上面中间的一对门牙,随后再按照由中间到两边的顺序逐步萌出。

有的宝宝出了几个牙后,会隔几个月才陆续长出新牙,这种情况,属正常现象,一般到2~2.5岁时20只乳牙才会出齐。6岁后宝宝开始换牙,乳牙脱落,由恒牙替代。

一、护理要点

1、注意口腔清洁

清洁口腔的方法很简单,即在喂奶或吃完其他辅食后给宝宝喝些白开水,冲洗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。切忌让宝宝含着奶瓶入睡。宝宝出牙后,自己还不会刷牙,妈妈可用干净的脱脂棉花轻轻擦净宝宝的牙床,也可用棉签蘸20%的硼酸溶液或5%的苏打水,轻轻擦洗。市场上有专门给宝宝清洁口腔的牙套,使用很方便。

2、加强营养

牙齿的发育需要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营养不足会导致出牙推迟或牙质差。因此,应特别注意给宝宝添加富含蛋白质、钙质、维生素类的食物,如肉类、鱼和虾皮、蛋、牛奶、豆浆、豆腐、水果、蔬菜等,有助于宝宝牙齿的健康发育。

3、适当晒太阳

多抱宝宝到户外活动,晒晒太阳。因皮肤中的7-脱氢胆固醇经太阳中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3,从而促进钙、磷等矿物质的吸收。

4、锻炼牙床

快出牙的宝宝会出现经常性流口水、牙龈痒、咬手指或抓什么咬什么等现象。这时,可以使用由硅胶制成的牙齿训练器,如牙胶,让宝宝放在口中咀嚼,锻炼宝宝的颌骨和牙床,使牙齿萌出后排列整齐。也可以买磨牙饼、面包干、烤馒头片或条索状的硬性食物让宝宝咬嚼,刺激牙床,促进牙齿尽快萌出。

5、纠正不良习惯

入睡前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头吃奶,因为乳汁沾在牙齿上,经细菌发酵易造成龋齿。糖果、带黏性的甜食或碳酸饮料都会引起蛀牙,还会影响食欲,因此要避免宝宝就餐前,尤其是睡前吃零食或糖果。注意纠正宝宝的一些不良习惯,如咬手指、舐舌、用口呼吸、偏侧咀嚼、吸空奶头等。

二、常见反应与对策

多数宝宝出牙时没什么特殊反应,有少数会出现不适表现,一般牙齿萌出后这些症状都会消失,您不必担忧,不过适当采取一些措施,可以减轻宝宝出牙时的不适。

1、发热

只要体温不超过38°C,宝宝精神好、食欲旺盛,就无需特殊处理,多给宝宝喝些开水就行了;如果体温超过38.5°C,并伴有烦躁哭闹、拒奶等现象,则应及时就诊,请医生检查看是否合并其他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。

2、腹泻

当宝宝大便次数增多、但水分不多时,应暂时停止给宝宝添加其他辅食,以粥、细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,并注意餐具的消毒;若腹泻次数每天多于7次、且水分较多时,应及时就医,以免脱水。

3、流涎(俗称流口水)

多为出牙期的暂时性表现,可为宝宝戴上围兜,及时吸干流出的口水,以防局部感染。

4、啼哭或烦躁不安

可给宝宝咬磨牙饼,以转移其注意力,通常会安静下来。

温馨提示

患有佝偻病、克汀病、营养不良等都会引起宝宝出牙延迟,牙质欠佳。如果宝宝超过12个月还未出牙,应请医生检查,帮助寻找原因。